为庆祝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42周年暨中国之星设计奖创办40周年,总结、表彰和宣传40多年来我国在包装产业、平面设计、视觉传达领域以及设计专业委员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印刷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等单位组办,以“致敬、传承、创新”为主题的中国设计40年大会系列活动于2023年12月15日-17日在北京(北京印刷学院)胜利召开。

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主持经理层工作)宋奎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冰,中国包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跃中,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王利等领导亲临大会现场,出席嘉宾有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洁教授、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田忠利教授、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浩教授、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赵璐教授、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刘尊忠先生、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刘杰民先生、天津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郭振山教授、山东工艺美院原党委副书记苗登宇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陈小林教授、天津美术学院陈幼林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顾传熙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千哲教授等,以及来自全国包协及所属设计委员会、有关行业协会、设计委全国委员、中国之星设计奖获奖者(机构)、中国设计40年表彰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计500多人共襄本次盛会。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王跃中的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成立42周年及系列活动,对设计行业的发展历程做出了回顾,并强调了设计的引领作用和包装减量、节材、降耗、绿色引领的重要性。设计委将按照联合会的有关规定,团结广大从业人员,为我国包装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主持经理层工作)宋奎运在致辞中对包装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他提出全行业要携手共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抓住国家政策契机和市场转型复苏机遇,用设计文化书写新的历史篇章,并呼吁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国的设计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
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何洁在致辞中表示,新一届设计专委会将在中国包装联合会的监督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组织建设,推动行业发展,重视新时代新变化,发挥学术引领力,不断探索中国式设计的特色与路径。设计专委会将为拓展设计可持续发展路径,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忠利在致辞中指出,设计产业在国家政策、技术、艺术和消费的多重驱动下焕发生机,为中国制造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并呼吁设计工作者在大国制造、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传统挖掘、工匠精神与红色文化等方面展现出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与爆发力。
世界包装组织主席露西·安娜、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史蒂芬·卡格博和著名设计家靳埭强分别通过视频向本次大会致辞,热烈祝贺大会成功举办,并向与会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
议程 2:中国设计40年表彰大会
为总结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42周年暨中国之星设计奖创办40周年所取得的成果和业绩,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2023第 06号文件精神,对长期关心我国设计文化建设、积极协助支持设计委员会、中国之星设计奖工作的个人和机构进行表彰,鼓励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本次表彰活动得到了全国各省市区包联及所属设计委员会、有关专业协会、全国委员、各设计艺术专业院校、全国知名设计师(机构)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共选出“设计事业终身成就奖”27名、“设计事业卓越贡献奖”50名、“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人物)128名、“设计事业突出贡献”(机构)42个、“设计事业新锐奖”(人物)110名、“设计事业贡献奖”(机构)27个。
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振梅主持中国设计40年表彰大会。

议程 3:第十六届中国之星设计奖颁奖典礼
中国之星设计奖是我国包装设计、平面设计、视觉传达领域最早创立、最具历史价值、具有学术性、行业权威性的设计类评比奖项,代表行业专业的最高荣誉。中国之星设计奖创办40年来,秉承“设计服务中国”的宗旨,以提升、服务与表彰我国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地位、专业成就为己任。第十六届中国之星设计奖征集申报作品22611件/套(其中专业组8593件/套、学生组14018件/套),这是中国之星设计奖创办40年来首次实现全国3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特区)全覆盖。大会颁发了“中国之星设计奖·学生组(希望之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之星设计奖·优秀奖”“中国之星设计奖·铜奖”“中国之星设计奖·银奖”“中国之星设计奖·金奖”以及“包装之星·杰出贡献奖”。
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晓东主持第十六届中国之星设计奖颁奖典礼。


议程 4:绿色发展与创新设计论坛·专题演讲
在绿色发展与创新设计论坛之“专题演讲”,专家们就设计及相关产业方面进行深入而专业的演讲,为大会带来业内最新资讯。
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振山主持绿色发展与创新设计论坛。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创意设计与艺术管理系主任祝帅研究员作题为《中国设计40年的历史发展与时代价值》的报告,提出中国设计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设计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表现,更是中国智慧对社会、文化、科技的深度反思。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院长齐元胜教授作题为《印刷包装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报告,探讨了印刷包装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前沿趋势,提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印刷效率和个性化定制的积极影响。

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所长助理刘天航作题为《从国际视角浅析限制过度包装及包装回收设计趋势》的报告,对我国绿色包装体系进行讲解,指出了绿色包装的定义,并进行了重点国标详解。

雀巢大中华大区集团包装部总监王雪涛作题为《雀巢包装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介绍雀巢包装规划所涵盖的多层面要求以及雀巢通过帮助农户、种植户进行更高效的种植、提升产出率最终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赵璐教授作题为《设计生成与升维的体系架构》的报告,指出数智时代标志着信息的高效处理和智能化决策成为可能,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新审美价值体系建构,为社会文化迭代助力。
韩国包装科技学会会长JK Kim作题为《韩国可持续包装政策与趋势》的报告,围绕韩国包装实行的可持续政策进行演讲,介绍了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政策以及政策、法规和标准之间的关系。
郎酒设计艺术中心总经理余厚均在题为《郎酒设计创造价值》的报告中介绍了郎酒从经济、品牌、社会三个层面带来的价值体现,分享了青花郎、红花郎、小郎酒、顺品郎、红运郎等各品类郎酒产品的包装设计发展演变,并对郎酒庄园进行介绍。他表示,郎酒的设计在为集团创造了经济收益和品牌价值的同时,勇于担当、回馈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践行企业责任,实业报国,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当地农业、旅游业、服务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盛通股份《中国文物纹样大系》总设计贾津津作题为《文物纹样铭刻华章》的报告,以《中国文物纹样大系》为基础,从理解文物纹样的历史与文化、文物纹样的研究与利用、文物纹样与当代设计、文物纹样的当代应用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他表示,让“文物活起来”是文物工作新时代新课题,我们要“用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自动赋予产品新的视觉表现形式,无形中链接到广大消费者,成为广泛传播的文化符号,满足受众随时代不断复杂深化的功能和精神需求,潜移默化地向大众传播中国文物纹样文化。
设计委副主任、四川大学教授陈小林作题为《文创产品与包装再造》的报告,从对三星堆与剑南春酒品结合包装设计展开,介绍了以酒为载体和媒介来表达文化的深度。
议程 5:绿色发展与创新设计论坛·对话环节
在绿色发展与创新设计论坛之“对话环节”,专家们就设计及相关产业进行对话交流,分为设计师专场和设计委专场,专家学者企业品牌领导相聚一堂,畅所欲言,深入讨论,交流思想,分享成果。
“对话环节”由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振山和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苗登宇共同主持。

设计师专场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红卫、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吴轶博、方正字库设计总监汪文、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晓东、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全球市场总监陈曦、福建华一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缪华、深圳盛事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董芮成、宇通科技集团天津图文方嘉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宇波、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创始人潘虎,就设计产业的发展与困境、挑战进行对话。40年来,设计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中国设计行业始终保持团结合作的态势,共同谱写了行业发展的新篇章。未来,设计教育界和产业界应继续发扬务实探索的精神,加强行业内部的协作和联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设计委专场由江西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与教育委员会主任卢善芬、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浩、武汉理工大学陈汗青、天津美术学院陈幼林、湖北美术学院范汉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顾传熙展开对话。专家们对设计教育的理念、方法、特色、挑战和机遇等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展现了中国设计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多样性和活力。他们一致认为,未来的发展战略应该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学科发展的跨度及思路相结合,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利用人工智能的推动作用,让设计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强调在设计教学中应融入绿色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以解决设计在绿色环保方面的挑战。
四十载岁月鎏金,新征程砥砺奋进!
40年多来,设计委员会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在业界拥有“中国之星设计奖”等为代表的专业品牌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广大设计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了从事设计艺术工作者和机构的社会地位。在全国包装、平面、视觉设计领域确立了行业专业引领性、指导性的地位,具有较大的号召力,组织的各项活动已成为全国设计艺术界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桥梁。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设计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秉承“设计服务中国”的宗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企业的发展以及提高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地位、专业成就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响应国家主题设计艺术创作、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文创产品和大型国家活动、国际赛事等一系列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重大项目,以精湛的专业设计服务展现生活,服务人民。本次会议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也是一次团结奋进的大会。
引领行业适应时代新形势、把握时代新特点,加快推进设计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大会总结我国包装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经验,鼓励先进,明确方向,加强设计工作者、设计机构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树立产业创新意识,提升设计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国包装工业、设计产业的繁荣发展。